香港副學士情況
2000年之前,香港本地學生讀大學只有一種渠道只有通過聯考,而這種考試升學率只18%。而其余較為優秀的學生無法就讀本地院校的情況下,只能選擇留學。為了快速增加高學歷人口,以滿足香港日繼緊缺的高技能人才缺口,2000年香港特首董建華引進了副學士,從2000年副學士引進時的幾百人名額到現在的每年副學士幾萬人,滿足了大部分本港學生的求學需求。
香港八大高校中,開設2年副學士(Associate Degree)的院校有香港大學,香港城市大學,香港理工大學,香港浸會大學和嶺南大學及其附屬的相關學院。
開設2年高級文憑(Higher Diploma)的院校有香港大學,香港中文大學,香港理工大學、香港浸會大學、香港城市大學、香港教育大學和嶺南大學及其附屬的相關學院。
副學士與高級文憑的區別:
副學士(Associate's Degree),是一種源自美國和加拿大的學位等級。副學士學位與高級文憑在性質上有很多地方相似,但一般來說,副學士學位課程涵蓋較多通識教育科目,而高級文憑和專業文憑則較注重專業知識。
兩者同樣都2年后可以銜接香港、英國、美加、澳洲等大學的本科學位課程。
當然,除八大以外,香港公開大學、香港專業進修學院、明愛專上學院、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、香港能仁專上學院、香港科技專上書院、青年會專業書院等均開設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。
1.副學位學生升讀學士學位比例(不分內地學生與香港學生)
在香港開設副學位的院校中,近年來的學士學位升學率基本都達到80%以上。2015年間升學率最高的為香港理工大學專上學院,其次為浸會大學國際學院。
香港大學2015所有畢業生中,82%的副學士選擇繼續升學,13%選擇就業;66%的高級文憑畢業生選擇繼續升學,25%就業。
香港城市大學2014-15年畢業生的升學就業數據,約有80%繼續升學,其馀16%選擇就業。
香港理工大學2015年共有2,192名畢業生升讀學士學位課程,升學率高達85.2%。
香港浸會大學2015年,浸會大學副學士畢業生中有83%選擇升學,16%選擇就業。
2.升讀本科學生獲教資會資助比例(不分內地學生與香港學生)
港大2015年,在升讀全日制學位的學生中,66%的副學士畢業生入讀教資會資助學位課程,29%升讀本地資助學位課程,另外5%海外升學。40%的高級文憑畢業生入讀教資會資助學位課程,53%升讀本地資助學位課程,另外7%海外升學。
城大2015年選擇繼續升學的畢業生中,43%升讀政府資助學位課程,36%升讀自資學位課程,約有20%于本地修讀海外大學學位課程。
理工2015年HKCC畢業生升學當中51.7% (1,134名) 入讀政府資助學士學位課程。
3.副學位錄取非本地學生人數(主要是內地生居多)
副學位錄取非本地學生比例較低,大約在10%的配比(100個香港本地名額,可以允許有10個非本地名額),但是有穩步增長的態勢。
4.非教資會資助及非聯招專上院校2016/17學年計劃收生人數
不同院校招生人數差別很大,副學位招生人數較多的院校是香港大學附屬學院,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,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,香港理工大學專上學院,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。
說明:該表格統計名額不分內地/香港
總體而言:2017年度香港副學士(高級文憑)招收內地生的名額預計不到1000人